张学良无疑是中国近当代史上最具传奇色调的历史东说念主物之一。2000年迪士尼彩乐园lll,凤凰卫视推出记载片《世游记过:张学良传》。寡言半个世纪,百岁老东说念主的口述影像顿然出当今荧幕上,飞快颤动华东说念主世界。
为了完成这部记载片,台湾资深媒体东说念主郭冠英消耗十年,准备、议论、念念考和待机,成为张学良的忘年交。
不久前的第五届两岸媒体东说念主峰会断绝后,他向咱们评释了“世纪”之后的故事。这个故事,不仅是一部记载片的幕后,还饱含着一位台湾资深媒体东说念主从“悄悄爱国”到“公开爱国”的“中国心”。
1989年的张学良(左)与郭冠英(右)
“这个军阀还辞世?”
1971年的一天晚上,看完电影,台湾大学生郭冠英随好友王一方回到王家,偶遇了一对老汉妇。老先生戴顶线帽,跟他们闲扯,“那部电影可以。”待老先生离开,王一方随口拿起,他是张学良。郭冠英那时想的是:“这个军阀还辞世?”
郭冠英是台湾资深媒体东说念主。在台湾,有东说念主评价他是“深蓝中的深蓝”,有东说念主称他为“小李敖”。不久前,他来到北京,参加了第五届两岸媒体东说念主峰会。他最近一次成为两岸新闻热门,是2009年因“范兰钦”事件被罢免。而在更早之前,他有一个更具闻明度的身份——记载片《世游记过:张学良传》的制作主说念主、撰稿东说念主和采访者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,郭冠英走近寡言了半个世纪的张学良,以老小配和采访者的身份,制作完成了《世游记过》。2000年,张学良百岁生日之际,这部记载片在台湾TVBS和香港凤凰卫视中语台依然播出,立即颤动华东说念主世界,不雅众纷繁致函凤凰卫视,热烈条目重播。一年之后,张学良灭一火,记载片中的大王人丁述贵府和影像愈显特别。直到今天,《世游记过》仍保持着高达9.2分的豆瓣评分。
谈起《世游记过》幕后,郭冠英说,记载片的内容拍摄、制作花了一年,但准备、议论、念念考、待机,可以说花了十年。而他与张学良的故事,还要从更久远的1949年提及。
1949年4月22日,郭冠英降生在台湾的新竹病院。两三个月前,他尚在母亲腹中,就随父母跨越海峡,自上海飞到了台湾。
他的父亲是国民党空军的一名中级军官,从重庆军需财务学校毕业后,扩充的第一个任务是到上海领受江湾机场。等江湾机场修好,国民党连滚带爬,郭父只可随军撤到台湾,整修新竹机场。新竹机场修好后,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轰炸江湾机场。半个多世纪后,从新评释这段历史,郭冠英反问了一句:“这不是很额外吗?”
孩童时的他却不是这样想的。那时,无论教科书,还是小学淳厚,顾惜给他的王人是,台湾的一切“晦气”王人与一个叫“西安事变”的东西议论。懵懵懂懂间,他记取了西安事变两位“罪魁首恶”的名字——张学良和杨虎城。他一度以为,我方降生在新竹,而不是上海,恰是拜张学良所赐。
西安事变前的张学良和杨虎城
小学的一位陈淳厚家住在台湾新竹县竹东镇,课堂上,陈淳厚多讲了几句讲义外的谈天。于是,郭冠英晓得,张学良被关在竹东霏霏缭绕的深山里,有时会走出深山,到小镇上买东西,身旁还随着密探。至于杨虎城,陈淳厚的说法是“失散”了。杨虎城到底怎样了?郭冠英“有小数好奇,但也唯有小数费力”。
孩童的好奇心很快被抛之脑后,其后,他考上了台湾政事大学,读政事系。他的想法很求实,“政事系比较有出路,可以仕进。”谁也没预想,毕业后他的宦途终年不敢越雷池一步,直到被罢免前也只是个“小科员”。反倒在议论近代史的规模,因大学好友王一方的机缘,得以走近张学良,成为了一名历史作者。
郭冠英是大三那年相识王一方的。“我是政事系三年级的,他是法律系一年级新生。咱们一见照旧,他就带我回家,在忠孝东路与敦化南路的交口处。好大的一栋屋子,好大的一个院子。”
大院子的主东说念主是王一方的父亲王新衡。王新衡是蒋经国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,归国以后,看成军统局官员,曾被蒋介石派去西安,才到西安没一两天,就赶上西安事变爆发。但他私行与张学良交情亦不薄,张学良晚年在台北有限的应付圈内,有广为流传的“三张一王转转会”,其中的“一王”就是王新衡。“转转会”,就是张学良、张大千、张群和王新衡相约,每月聚餐一次,四东说念主递次作念东。
正因如斯,大学时期的郭冠英才调在王家偶遇张学良。只是,那时的他还不懂历史,直到1971年,干涉政大东亚议论所读议论生,他对西安事变和张学良的印象才运行转移。
成立于1967年的“东亚议论所”,动身点主如果议论大陆情况,以便蒋介石自惭形秽,“反攻大陆”。在这个受到特殊关照的学术机构,郭冠英看到了大王人微妙贵府——大陆公开出书的《东说念主民日报》《东说念主民画报》《红旗》《参考讯息》等,在那时的台湾,这些王人属于“禁书”。他还看过安东尼奥尼拍摄的《中国》,“那是咱们第一次看到完好的、不丑化大陆的记载片”。虽然,因为把大陆拍得“还可以”,片子莫得在台湾公映。
其后,郭冠英的女儿谈到父亲的这段资格,“我爸爸本是推行来作念密探,效用他反因此开了眼界,看了微妙,其实只是些消散的知识,成了一个有悲怆念念考的东说念主。”
“用手摇开了历史”
悲怆念念考的郭冠英,实在走入历史、相识实在的张学良,则是在好意思国伯克利大学担任走访学者时间。
他回忆那段关节时期,“在伯克利大学的中国藏书楼里看到好多中国近代史的书,我的不雅念转移了。张学良悲催铁汉的形象在我的脑中接续扩大,在那一栏栏的举止书架间,我用手摇开了历史。”那是1983年,郭冠英的女儿刚刚降生,女儿只是两岁,他说,“当我读到杨虎城全家被匕首杀死,八九岁稚拙王人不行避免时,我眼泪夺眶而出。”
从藏书楼的中英宣布本间蓦然回首,想起在好友家见面的张学良,他意志到,历史就在身边。关联词那时的他只可把这些深藏于心,不敢外露。
技术也莫得给郭冠英太多契机,1984年访学回台,干涉台湾“行政院新闻局”顿然使命不久,他又被派到纽约,一去就是四年。
1986年,杨虎城的宗子杨拯民去了一回好意思国——资格西安事变后,杨拯民奔向延安,决心像父亲期待的那样,“拯斯民于水火倒悬”,因此逃过了被捕的运说念。那年他到好意思国事为了参加一所大学历史系举办的西安事变50年议论会,同在国际的郭冠英得知讯息,想去见他,又怕被东说念主说是去见“共匪”。无动于衷时,他错过了此次契机。
1988年,郭冠英外派甩掉回到台湾。这一年龄首,蒋经国死亡,王一方的父亲王新衡也在前一年离开了东说念主世。郭冠英迫不足待地劝说好友:“你父亲死亡了,他说张学良把扫数的故事王人告诉他了,但他来不足留住这份记录就走了……你有紧要的历史拖累,拦阻轻忽。”
王一方本是个爱玩之东说念主,在他眼中,时时常出当今家中的张学良,只是一个“粗豪的长者”,一个“饭桌上谈古说今、饭桌下与他女儿嬉笑玩耍的东说念主”。
而且,那时外东说念主拜访张学良,还莫得那么目田。好意思国国会藏书楼中语部主任王冀教化一直议论东北军历史,他的父亲王树常还是张学良的东北旧属,曾担任张氏父子的照看长。王冀试图见张学良一面,恒久不行称愿,据说上头传下话来:“有这个必要吗?”
统共是出于友情,王一方尝试着去穿针引线。终于,1988年10月,郭冠英第一次重视见到了张学良。他作念了充足的准备,辱弄我方“花的心念念比追女一又友还要多”。效用如他所愿,一个懂东北、懂抗日的年青东说念主打动了有生之年的张学良,“他很可爱我,忻悦把他的故事告诉我。”
一老一少,来往逐步密切。1989年3月2日,郭冠英陪同从好意思国飞来的王冀,一同走向了王家,这是张学良第一次约见比较“明锐”的外东说念主。走在路上,40岁的郭冠英预想我方将“靠近历史”,难掩垂死和慷慨,他在回忆著述中将此次会面称为“一世贫穷的契机”。
王冀一样垂死,在王家客厅坐定,他还在怀疑,是不是真的可以见到张学良本东说念主。薄暮时间,时针指向6点,门口授来东北口音,戴着墨镜的张学良出现了,身边还陪着70多岁的赵四密斯。多年素志成真,郭冠英竟慷慨地呆站了几秒。所幸,坐下之后,张学良意思颇高,源远流长地说了起来。
这只是一次拜访,并没拿起口述史或拍记载片的事情,郭冠英只可用耳朵拚命听,“我很欢畅,他没把咱们当外东说念主,但是又急,怕记不下来,怕漏了什么。以后的三小时中,老翁像马克沁水冷机枪一样,一直连发个不停,连水也不要加。说得又天真,我要去记那些字、那些话,又要去记那些故事,又每每跳去记老翁的形象,又不行札记,的确脑忙眼乱。”
三个多小时的谈话后,郭冠英成了张家常客,他每每搜罗议论的著述、贵府送给张学良。这其中,就有一篇题为《论三位一体的张学良将军》的著述,张看了连连颂扬“写得好”。
这篇著述的作者,恰是大名鼎鼎的好意思籍华东说念主历史学家唐德刚。此前,张学良看过唐德刚所作的口述史列传《李宗仁回忆录》,他评价那部书写得好,好在何处呢?张学良其后对唐德刚解释,他未见过李宗仁,但是他和蒋介石太熟了,“你笔下所写,李宗仁所说的蒋,就是百分之百的蒋,因为蒋恰是这样的东说念主。”
读罢唐德刚论“三位一体”的我方,张学良便告诉王一方,若唐德刚来,忻悦一见。王一方不相识唐德刚,刚巧的是,郭冠英却是唐德刚早年“在纽约相识的小老弟”。更巧的是,当郭冠英议论到唐德刚时,才发现他那时东说念主就在台湾。
这是1989年的秋冬之交,接到郭冠英的电话时,唐德平允在高雄,准备次日走雷同光山,并作念学术陈述。关联词,一个“治史者”,碰见一个活生生的“造史者”,而且还是一个尚未统共回应目田的“造史者”,虽然不行错过。第二天,唐德刚就从高雄微妙飞至台北。这才有了其后唐德刚络续走访张学良的11盘口述历史灌音带,以及“一部未完成的回忆录”——《张学良口述历史》。
彼时,张学良与唐德刚,一个89岁乐龄,一个年近花甲,一个东北口音,一个安徽乡音,两东说念主耳朵还王人不大灵光。陪同在旁的王一方对陈年旧事酷爱不大,只可由四十出面的“小郭”负责“串场”。过后,“小郭”诙谐地辱弄我方,“(假如)唐德刚是大将军,那么我等于是很有学问的小宦官。”
1990年,郭冠英(左)陪同唐德刚(右)走访张学良(中)。
有一次,张学良讲到我方作的一首诗《谒延平郡王祠》,“孽子孤臣一稚儒,填膺大义抗强胡。丰功岂在尊明朔,确保台湾入版图。”这是他1962年被幽禁时,经由台南的延平郡王祠时所作。延平郡王,即规复台湾的民族铁汉郑告捷。
念完诗,张学良问唐德刚:“我最兴隆后头两句,你知说念这个是讲谁?”唐德刚不太显著张学良的风趣,平直回答“郑告捷”。张说,那你就不懂了。郭冠英以前听张学良讲过这首诗,立地把话题接住:“这是讲汉公我方啊。”张学良确是在讲我方,讲他最兴隆的东北易帜。他解释说,郑告捷抗的“强胡”是荷兰,其“丰功”并不是恪守了明朝的正朔,而是将台湾入了版图;我亦然这样的,我这个“易帜”不是尊奉了“中华民国”的正朔,而是在“确保东北入版图”。
张学良最兴隆的一首诗《谒延平郡王祠》
以列传历史见长的唐德刚曾说:“写一个东说念主的传,你要比他我方还要了解他。”从伯克利大学的举止书架,到引介历史学家们走访张学良,鸦雀无声,郭冠英对这位忘年好友的了解已经超越了好多东说念主。
恰在这时,张学良走出了遍及的家门。1990年6月1日,在张群的扶直下,90位海表里名东说念主看成发起东说念主,热搅扰闹地为张学良庆祝了九十大寿。他的名字不再是禁忌,郭冠英说,一时之间,张学良成了一只“历史的熊猫”。东说念主们热衷议论他,市面上议论他的书本、戏剧、电影漫山遍野,生搬硬套,却又百谈不厌。曾作念过5年电视的郭冠英有了一个想法,是时候留点历史下来了,他想为张学良拍摄一部口述历史记载片。
“你忘了我是中国东说念主”
功德多磨,1993年春天,郭冠英牢记心骨的记载片终于开拍。那时,他还在“新闻局”上班,使命之余,带着局里的录像机,来到张学良家中,先后走访拍摄了三次,每次两个半小时。第四次拍摄则是在台湾世贸顶楼聚餐时两个小时的“偷拍”。
相对《世游记过》记载片四集两百多分钟的时长,四次不足十个小时的拍摄素材并不算多,但拍到的第一手口述内容却有余精彩。这不得不归功于走访者多年的准备、议论和积淀。郭冠英告诉记者,记载片中的大部分口述内容,他在畴前的两三年王人亲耳听过。但为了让张在镜头前当然地再讲一次,他还是颇费了一番心念念。
一运行,他莫得平直问西安事变,而是从东北的白山黑水问起。尽然,张学良很忻悦讲,讲父亲张作霖靠“保障队”起家;讲我方降生在避祸的车上,小时候差点没能活;讲我方小时候随着有广东口音的淳厚学英语,以为nine的风趣是“狗”(粤语“九”与“狗”同音),dog的风趣是“犬”,其后又学到nine dogs平直懵圈。
张学良眼弱耳背,每次走访,郭冠英先拟好问题,印在A3纸上,每个字王人有一寸见方。其后,不雅众在《世游记过》记载片中看到,张学良老是捧着张白纸,以为他在读讲稿,其实他是在看字号放大了的问题。
用心准备之下,张学良险些在镜头前把扫数的关节故事王人讲了出来。郭冠英很领会,平直问政事作风,张学良可能会侧目,就有益激他:“东北那么大,又有强日支撑,你为什么不悲怆?”尽然,张学良一听,一脸动怒,以至有点非难“小郭鬼子”不懂原理:“你悲怆就和中国脱离,就跟日本东说念主去啦,你虽然是中国东说念主,你为什么要悲怆……”
张学良还回忆了当年跟日本东说念主讲的一句话。父亲张作霖被日本东说念主炸身后,日本派前驻华公使林权助到沈阳吊问。过后,林权助一直逼问张学良,到底是怎样决定的?张学良说,林老先生,你替我想的比我我方想的王人周至,可有一件事你莫得预想,“你忘了我是中国东说念主”。
郭冠英认为这是《世游记过》最要紧的三段走访之一。第二段则是对于西安事变的千古之谜。张学良究竟为何发动西安事变?1936年12月24日,放蒋的前一天晚上,周恩来、张学良与蒋介石夫妇谈了什么?半个世纪来,学者们穷尽海表里史料,努力从各个角度梳理历史公案,偏巧事件的主角恒久千里默。出人意外,1989年,郭冠英第二次陪同王冀拜访张学良时,他竟主动谈起了这个最忌讳的话题:“西安事变就是逼出来的!”
1936年12月9日,正值一二·九通顺一周年,西安市万余名后生学生走上街头,游行请愿,请愿“罢手内战”“枪口对外”。那天,张学良乘汽车赶上请愿的队列,当着大家的面许愿:“请你们大家笃信我,你们的救国心愿,我不忍亏负,在一星期内,我准有知足你们心愿的事实陈述你们。”
本日晚上,张学良与蒋介石长谈,却被骂是“两面东说念主”,怎样可以又代表蒋又代表学生?年青气盛的张学良不欢畅,但蒋介石接着说,这些学生来了我用机关枪打。这可把张学良气极了,两东说念主大吵起来。“你机关枪不打日本东说念主打学生?”这句话张学良莫妥当着蒋介石的面说出来,53年后,他告诉了王冀和郭冠英。而与蒋大吵之后第3天,西安事变爆发。
至于放蒋的前一天晚上发生了什么,张学良本东说念主回忆,蒋介石管待了:“我不剿共了,我不剿共,跟共产党相助。”郭冠英接着追问:“这是他经由他内助转达的还是他躬行跟你讲的话?”张回答:“虽然!躬行!他跟我讲的。”
有了这些前情,张学良在《世游记过》记载片中再谈西安事变,也就不算不测了。令郭冠英不测的是,在终末一次拍摄时,张学良顿然谈到了长征。
那天,迪士尼国际彩乐园美女为庆祝东北大学复名告捷,张学良、张捷迁、孙运璿、梁肃戎、吴大猷、袁家骝、刘绍唐等在台北世贸顶楼聚餐。在张学良对面的半空中,郭冠英架起了一台录像机。饭桌嘈杂不行收音,他把无线麦悄悄夹在张捷迁的左肩上——张捷迁坐在张学良右侧,无线麦正好可以领受到其语言的声息。“那是一次‘偷拍’,预先没跟老翁打呼叫,已经很熟了嘛。”郭冠英开打趣似的告诉记者,那是最告捷的一次采访。
适逢喜事,友东说念主汇集,身着玄色西服、系上暗红色领带的张学良心理饱胀,频频碰杯。莫得赵四密斯随同,他愈加自由自在:“咱们王人是带兵的东说念主,谁能带?谁能把戎行带得这样?他跟你走,不王人带没了(指吃不了长征的苦)?”这段话其后出当今《世游记过》中,但郭冠英一直缺憾的是,张学良紧接着自问自答的部分被失实地剪掉了:“为什么他们(赤军)能作念到?那就是因为他们(赤军)真有他的想法、念念想,他们是一致的。而咱们,则不外是混吃饭罢了。”
从小,郭冠英受到的栽培一直告诉他,西安事变最终导致国民党溃退台湾。张学良对于长征的话,印证了他成年后的悲怆判断:“张学良这句话,正证据了动身点北伐为什么能告捷,赤军其后为什么能百死不折,以致终末能击败国民党之因。”
那天的饭桌上,张学良还谈到蒋介石,一样没被剪进记载片:“王新衡曾说,蒋先生无须东说念主才用追随。”王一方在一旁听到了,立地附在郭冠英耳旁轻声说说念:“他说就他说嘛,引我爸爸作念啥?”说罢两东说念主相视一笑。
“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最好素材”
聚餐“偷拍”之后,郭冠英知说念,在台湾的走访可以告一段落了。接下来,他策动按照张学良口述中波及的场地及东说念主名,一一到大陆寻访。
不得不说,郭冠英赶上了好时机。1987年10月,两岸敞开台湾同族赴大陆省亲,次年11月,台湾重视敞开大陆同族赴台省亲。而后几年,两岸东说念主员来往和经济文化疏浚日趋密切。而就在他拍摄记载片的团结年,张捷迁、宁恩承等老东说念主们一直奔走的东北大学复校一事,终于有了眉目。1993年4月,借着东北大学复名庆典的契机,郭冠英随张捷迁等一同到了沈阳。除了参加庆典,他还想提前咨询拍摄记载片的事宜。
这是降生在台湾的郭冠英第一次回到大陆,亦然第一次见到我方的舅舅。1948年底,因母亲在上海有了身孕,外婆告诉梓乡的两个舅舅:“去望望姐姐,过一阵就追念。”不意,刚到上海不久,飞机就把外婆和母亲一起载去了台湾,自此即是几十年的隔岸相望。郭冠英是外婆带大的,而两个舅舅与外婆分开的那年,一个18岁,一个14岁。
这是一段他险些从未对东说念主评释的旧事,粗略,这亦然他成为“张学良狂”的原因之一。
早年在电视台,郭冠英作念过5年的大陆报说念,对大陆的影像并不生分,不外,第一次大陆之行,他还是发现这里比“意志中的要好好多”。他去了北京,在东说念主民铁汉挂念碑下驻留许久。团结年,他撰写的《张学良在台湾》一书简体版问世,在题为《东说念主民铁汉永垂长久!》的弁言中,他写说念:“这本书是写给中国东说念主看的,我是中国东说念主。”
应该是怀着这样的愿望,1993年秋天,郭冠英光棍一东说念主,飞到北京,运行了他的《世游记过》寻访之旅。
有风趣的是,为了腾挪出畅通的拍摄档期,郭冠英有意请好友陈三井赞理,把我方借调到“中央议论院近代史议论所”。陈三井时任近史所长处,与郭冠英相识即是因他在《列传文体》发表张学良议论的著述,因此欢然甘心。被“借调”至近史所三个月,郭冠英一日未始踏入近史所的大门,便直奔大陆而去了。
那时,台湾同族还不行私行佩戴影相机进大陆,而台湾的影相机与大陆的又欠亨用,大陆影相机拍摄的带子,必须费钱转录才调在台湾编著放映。因此,郭冠英一到北京,先去央视下属的一个企业租借台湾通用的影相机,然后经第一波到大陆发展的台湾媒体东说念主黎大康先容,在北影厂找了两个录像帮手。
一转四东说念主,沿着张学良的萍踪,险些走访了扫数辞世的历史当事东说念主,包括杨虎城将军之子杨拯民、在华清池领兵“捉蒋”的孙铭九、张学良通知刘鸣九、东北大学原通知长宁恩承、军统大员沈醉、1936年指挥西安大规模请愿游行的学生首脑李连璧等。“那一程走了四十天,八千多公里,我是火车迷,尽量坐火车,从北京、沈阳、长春、吉林,再乘汽车回北京,因沿途有郭松龄事变的辽河畔和大帅墓,再坐火车至西安、重庆,乘汽车到贵阳,因沿途有张被禁的桐梓、开阳等地。贵阳再到杭州、溪口、上海、南京……”
回到台湾,四集长达200多分钟的记载片《世游记过》很快编著完成,永诀是《白山黑水》《国难家仇》《西安事变》《真目田》。郭冠英把记载片送给一又友们看,陈三井看后赞誉,是“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最好素材”。
几经蹉跎方才完成的特别历史影像,按说应尽早与不雅众见面。可内容上,直到2000年6月,这部记载片才在台湾TVBS电视台播出。此间各种,是说来话长的另一个故事。
还好技术并未湮没记载片的价值,七年间,宁恩承、杨拯民等被访东说念主物络续离开东说念主世,片中镜头显得愈加特别。
时任凤凰台样貌指摘员的曹景行尚未看到全片,就意志到这是一个极有播放价值的节目。那是2000年5月,他本是到台湾采访选举情况,忙得不可开交时,未必传奇TVBS下个月要播放《世游记过》。“这样特别的历史镜头,这样要紧的纪实采访,如果能在凤凰卫视中语台播映,能让更多的电视不雅众饱眼福,该有多好啊!”曹景行立地行径,终于迤逦议论到郭冠英。询价及洽谈后,又立即飞回香港向指挥陈述,指挥听了,坐窝叫节目采购部门行径。看过两盘样带,凤凰台指挥纷繁歌功颂德,神魂颠倒,又运行商谈价钱。
最终,凤凰卫视中语台以购片史上的最高记载——150万新台币(约合30多万元东说念主民币),买下了四集记载片的播放权。7月初,《世游记过》在凤凰卫视中语台播出。扫数这个词片子从洽谈、审片到签约、播出,前后不外一个多月,号称神速。
一个富饶争议而传奇的百岁老东说念主,其口述影像顿然出当今荧幕上,飞快成为颤动华东说念主世界的千禧年大事件之一。记载片刚一播出,险些扫数媒体王人摘编了其中的对话,仅制作专题报说念的报刊就有几十家。2000年6月30日,正好是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恢弘上市的日子,而《世游记过》的热度,统共超越了“凤凰”上市。
1947年被幽禁在竹东镇清泉山中的张学良。
“我要到东北去!”
《世游记过》裸露了几许极新史实?郭冠英客不雅地暗示,对于历史学者来说,大部分是已知史实的“考据”,对于巨大不雅众来说,粗略冲击比较大。唐德刚则这样感叹:“张的历史多已公布于世,但你我讲,就算对,仍只属演义念讯息,唯有他本东说念主讲,才属第一手。”
荧屏上的“第一手”口述,让不雅众忍不住珍贵荧屏外的阿谁百岁老东说念主。1993年,险些与《世游记过》编著完成同期,被软禁半个世纪的张学良迁居好意思国。2000年6月,他已走过一个世纪,仍与白山黑水的东北故乡海角路远。
看成曾被张学良“视为子侄”的老小配,郭冠英说这亦然他最大的缺憾。他不单想记叙历史,还想叫张学良回家乡,想为中国近代史最戏剧性的篇章,留住一个完好的结果。
1993年,在张学良家中终末一次拍摄时,郭冠英把一对儿女也带去了。他们站在90多岁的老东说念主身边,逐步唱起刚学会的《松花江上》。对两个10岁傍边的孩子来说,要见解并完好地唱完那首歌并不太容易。他的女儿其后回忆,爸爸“把歌词的风趣风趣讲给我听,要咱们了解,要咱们感受到国度之痛,国度之爱,告诉咱们国度的历史,上上一代的国难家仇,咱们这一代东说念主的何去何从。”
也许张学良离开大陆后,就没听东说念主完好地唱过这首歌。他静静地听完毕,听完毕“什么时候,才调欢聚在一堂”,连说“好好”,然后作念了个手帕兔子来持小女孩的鼻子。郭冠英但愿,那首歌能将他带回东北,带回松花江边,与子孙后辈们同尝他那忘不了的白鱼味说念。
1993年终末一次在张家拍摄时,郭冠英的一对儿女为张学良唱了《松花江上》。
可惜造化弄东说念主,郭冠英告诉记者,若非各种不测,张学良也许早在1991年就回到离别六十多年的东北故乡了。这是张学良的终末一任密探队长李震元向郭裸露的秘闻。那时,张学良的知己何世礼之孙准备受室,邀请张到香港参加婚典。婚典前,张学良和赵四密斯策动,参加婚典后就从香港直飞大陆。据李震元说,三东说念主去香港的证件王人已承办好,不意,何世礼的内助顿然灭一火。按照传统,家中长者死亡,孙子必须三个月内受室,不然三年内不行受室。因此,婚典提前举办,并由香港改到了加拿大。张学良没去成,大陆之行也就拖了下来。
李震元叙述的“版块”听起来过于肤浅,而最早与郭冠英一同拜访张学良的王冀教化,在回忆录中裸露的“回大陆的努力”,似乎提供了事情的另一个视角。一样是在1991岁首:“张将军给我打电话,问我什么时候去台湾,想和我谈谈。我立即上路前去台湾拜会……到了院子里,他告诉我屋里有窃听器,有些话不行说,只可到院子里才调谈……尽然,张将军在意地对我说:‘我狡计去大陆梓乡望望,去东北给父老乡亲认个错。你能不行去大陆帮我先打个呼叫?’”王冀一听,此事人命交关,为了探知张的决心,追问说念:“汉公你决定了吗?”张细目地说:“决定了!我已经是90多岁的东说念主,不行等下去了。”
随后,王冀为此事微妙地阻挠起来,为了守秘,连内助王人莫得告诉。在北京,事情办得很奏凯,一切敲定,就在他回到好意思国,满心恭候圆满的效用时,事情却如石千里大海,再也莫得后续了。他一度追悼是不是张学良窜改了情意,关联词,等他再次见到张,取得的回答却是:“我想且归望望的愿望没变过,也不会窜改。不外此次的事情很不妙,总之,咱们以后不要谈它了。”
事情的原委究竟怎样,王冀的回忆录莫得细写。而后不久,因起夜时不测受伤,张学良的体魄情状一落千丈,回乡之路更为崎岖。
有一件事让郭冠英牢记心骨,讲了一遍又一遍。在夏威夷,老管家林渊泉推着张学良走到一个路口时,老东说念主顿然启齿说:“我要到那里去。”林渊泉以为是过马路:“可以啊,不外这边不好走,从阿谁路口畴前比较好。”轮椅上的老东说念主急了:“我要到东北去!”
郭冠英的执念,只是是基于对历史的好奇、对老小配的心理吗?他的女儿说,“有小数,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基于他对咱们国度的爱。”
回首再看《世游记过》,郭冠英最可惜的还有一句被剪掉的话,他合计,那句话如果用来作节规划结果就再好不外了。张学良说:“年青东说念主,不要自利,知说念外祸才知说念你的国度,你能存在还是因为我方的国度,你看一火国奴,没了国度多轸恤。你望望东说念主家强国东说念主多蛮横,要国度强,你要占这个低廉,你我方要竭力量。”
“怎不令东说念主惊奇?!”
《世游记过》火爆华东说念主世界的团结年,陈水扁成为新一任台湾地区指挥东说念主,国民党透顶输掉政权,台湾地区迎来了第一次政党轮番。彼时,郭冠英的职务身份仍是“新闻局”公事员。使命之余,他可爱以一名写著述,嬉笑怒骂,点评时政。如果莫得发生“范兰钦”事件,郭冠英粗略会冷静退休,在蓝绿分割的台湾地区,一直作念一个低调的爱国者。
关联词,这一切王人在他满60岁前一个月戛关联词止。2009年3月11日,时任台湾“驻加拿大多伦多工作处”的郭冠英,被指以“范兰钦”为一名,发表所谓的“辱台”著述。畅通月余,岛内公论沸沸扬扬。尽管有不少东说念主声援郭冠英,所谓的“辱台”著述,煽动的“是统独神经,不是族群分裂”,郭冠英最终还是被判罢免三年半,丢了驻外每月1万好意思金的“铁饭碗”,就连460万台币(约合东说念主民币100多万元)的养老退休金也险些化为虚伪。
2009年,因“范兰钦”事件被从多伦多调回时,郭冠英被媒体围堵。
猖獗消费“范兰钦”的台湾媒体,把“悄悄爱国”的郭冠英,抵制到了“公开爱国”的聚光灯下。险些在今夜之间,他成了统派的标杆东说念主物。有媒体翻出郭冠英女儿回忆唱《松花江上》的著述,文中写说念:“父亲从小教导我是中国东说念主,我和哥哥是爸爸的爱国器具。”由此力证,郭冠英的“中国心”,非常坚决。
事实上,郭冠英的“中国心”的确深藏多年:“我的小学校长高梓,以前是东北大学的教员,九一八的时候听到日本东说念主打北大营的炮弹重新上飞过,为了躲闪日寇、伪满洲国的遮挡,她和丈夫郝重生曾陪送刘长春单刀赴会,参加奥运……”
儿时的中秋节,剥着文旦吃着月饼,母亲老是反反复复地絮聒,家乡的菜何等好意思味,“来岁,咱们就可以且归过节了……”
初中时,他可爱拨弄矿石收音机,悄悄倾听海峡对岸的声息。在中央东说念主民播送电台《寰宇新闻联播》的片头音乐中,郭冠英第一次听到《讴颂故国》的旋律,莫得歌词,他只合计难堪的可爱。
北青体育透露,阿兰此次退出国足集训,主要是因为身体状况尚未达到最佳。作为一名职业球员,阿兰深知在伤病未愈的情况下,参加高强度的集训和比赛,对自身和球队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。因此,在经过深思熟虑后,阿兰决定退出此次国足集训。
结果也不出意外,在首节比赛中,辽宁队就确立了19分的巨大优势,此后的比赛中,两队的分差越拉越大,最多的时候辽宁一度领先了30多分,比赛也早早的失去了悬念。
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前,郭冠英有意赶到北京,想去鸟巢现场参与嘉会,效用没拿到票,只好退而求其次,和一又友们聚在一起不雅看电视现场直播。那段小女孩演唱《讴颂故国》的视频,他轮回播放了至少50遍。其后,在访谈节目中、在东说念主民大礼堂的国庆宴聚拢、在国庆70周年的天安门广场前,他一次次地放声大喊。“纷乱鲜艳的地皮,是咱们亲爱的家乡”,是他最可爱的一句歌词。
虽然,与西安事变和张学良议论的故事更多。1993年《世游记过》拍摄完成后,郭冠英有了更多在海峡两岸平素来往的契机。1996年,他从驻地温哥华悄悄飞到西安,参加了西安事变60周年的挂念举止和学术议论会。
2012年,他为中国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组织的中华儿女文史体验营担任评释,辅导台湾后生,循着历史的端倪,晓悟故国的锦绣邦畿,去相识真实的中国。
2016年,西安事变80周年之际,郭冠英将《世游记过》扩大制作成了14集记载片,再次在凤凰卫视播放。新的记载片以张学良的生平为枝,以近代史为叶,郭冠英把它定位为一部爱国想法历史记载片,其主轴就是张学良对日本东说念主说的话:“你忘了我是中国东说念主。”
在大陆日眉月异的发展中,郭冠英意志到,疏浚,才调摈弃诬陷与偏见。昨年6月,在厦门参加第15届海峡论坛时,他通过视频向台湾同族放纵推选厦门。“几十年前咱们从金门看厦门,一派荒废;如今再从金门看厦门,一番当代化的进展兴隆。比较之下,今天的金门却是一派荒废,怎不令东说念主惊奇?!”
两岸媒体东说念主峰会后,郭冠英独自乘坐公交和地铁,登长城、去天坛、逛饱读楼,他对北京的老到让好多网友王人齰舌。
“范兰钦”事件后,郭冠英曾公开暗示,亏蚀了点身外之物,但成为名东说念主,把爱国的声息传得更广,实在值得。可惜,其高调的言论,经由台湾“新闻文娱化”的媒体加工,只可呈现给大家一个“语不惊东说念主死不竭”以至有点闹剧性质的郭冠英。
也许是受到台湾媒体文娱化的影响,靠近面交谈时,郭冠英每每在严肃与打趣之间来回普及,颇有“小李敖”之风。唯有在书面写稿和翰墨疏浚时,他才忻悦展露内心深处的神志。
离开北京的前一天,他给记者转发了一条短视频——许知远在节目《十三邀》中访谈历史学家许倬云的片断。许知远问:“最要紧的缺憾是什么呢?”许倬云千里念念良久,一声叹气:“但悲不见九囿同啊,别东说念主可以不悲九囿同,我在抗战那里长大的东说念主,中国两个字,刻在我心里的……”
转发视频时迪士尼彩乐园lll,郭冠英写了一句话:“他是台湾最好的历史学家之一。”